![]() |
彭传芳
|
人物名片:彭传芳,1955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福建民盟书画学会副会长。擅长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性重要画展,多次获奖并被国家艺术机构收藏。多次应邀到国外采风、参加国际艺术研讨会、举办个人画展。2014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全国发行《中国当代名家油画集·彭传芳》。
作品被纳入 名家“大红袍”系列
“好的作品就像一首歌,它能使我们的心灵愉悦,要敞开心灵之窗放入大美风景。”采访彭传芳时,他的心情有些激动。因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刚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油画集·彭传芳》,在全国发行。这按京城画界的行话说:作品被纳入当代名家“大红袍”系列,离大红大紫不远了。而彭传芳激动的并不是所谓的大红大紫,他高兴的是作为一个专注于艺术事业几十年的画家,今天能结集一本大画册是人生一件幸事。
彭传芳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自幼喜欢画画,天资聪颖,小学五年级时,他的作品参加全国儿童画展时荣获二等奖,当时引起学校的轰动。那时的彭传芳也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然而他该进大学深造时经历“文革”,恢复高考后两度报考艺术院校,又因“成分”问题尽管成绩名列前茅都名落孙山,最终只能选择自学成才之路。
“他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以自然为师的道路,天空、大地就是他的课堂。”著名出版人、评论家、画家贾德江说,无缘于“学院派”教育的彭传芳以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执著在对景写生中,逐步吸收多种营养,把东方的审美观念有机地渗透到形式语言的探索中,注重油画艺术性的发挥,为中国风景画的创作展现了一个明朗的前景。
三十年磨一剑。彭传芳通过自学成才,但这条道路并不平坦,要付出比别人多三五倍的时间和精力。他说,青年画家要多看大师的作品,多参观优秀画家的画展,还要经常拿自己的作品让前辈老师指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提升。
只有写生才能创作感人作品
“通过写生让自己的身心完全置身在大自然中,让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对话,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灵气,感染人。”彭传芳说,写生不仅仅是看风景,其实是悟人生,要观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生活现状的理解可以激发画家的同情心和百感交集的创作热情,而进一步提升艺术家的自身素质。
写生也让彭传芳找到油画创作成功道路。 “画如其人,一个人的眼界往往决定作品的境界。”彭传芳说,画家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扩大自己的心胸,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产生敬畏之情。把能打动的东西吸收到画中,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不是简单地画一些线条,涂上一些色彩,而是一幅让人感动的作品,令人身心愉悦。
吸收各种养分锻造艺术个性
油画是西方的大画种,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彭传芳认为,要创作好油画,首先要了解西方油画各个流派艺术精华,吸收各个流派的养分,借鉴各种创作方法,扎实地打好基础,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根基。同时,与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这样才有中国油画的味道和艺术家独特的风格。
“艺术是相通的,油画与国画、水彩的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彭传芳说,作为一名油画家,不仅要学水彩、画国画、练书法,还要关注木刻、版画和剪纸等民间美术,比如将水彩流动的效果带入油画会产生奇妙的效果,而将木雕的黑白关系融入油画创作又是另外一种效果。
回顾近四十载艺术道路,彭传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正因为自己没有走进院校,不会受到任何派别的约束,只要画面符合艺术规律,能令人感动,这就是应该努力的创作方向,给艺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如贾德江所说:“虽然彭传芳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光环,但他已经用他的作品证明,他不愧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油画家,他的作品可以毫不逊色地和那些出自名门、誉满艺林的一流画家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