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晋源镇。童年的秋天,虽因“文革”停课闹革命不能读书,但我们却拥有了无比的自由。
唱歌、打陀螺、打弹弓、捡核桃、放羊是我们那时秋天的主要活动。在秋风的吹拂中,我们紧握鞭子,赶着自己家的羊去放牧。我们躺在柔软似毯的草地上,看羊儿吃草、撒欢,望天儿蓝蓝,云儿飘飘……
有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会去离村不远的古太原县城玩。古太原县城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以十字路口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至城门,分为东南西北四道街。为了抄近道,我们往往不走城门,而是从西门外的城墙豁口进去。从西街向东走上四五百米就到了古县城的中心十字路口。这儿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每逢赶集和正月里闹红火,这里总是人山人海。有耍把戏的,有武术表演的,而在平时,东北角的墙上总挂着一张大棋盘,常有人在那里下象棋。我们便停下脚来看大人们下棋。蹲在地上下象棋的大人们每走一步,就有专人用钩子钩住碗大的棋子挂到墙上大棋盘上相应的位置。我下象棋就是从那时学会的。
看腻了下象棋,我们又进了“十字儿”东南角的晋源供销社,去看文化用品柜台里摆放的小人书,虽说兜里没钱,但我们会记住那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然后悄悄地攒钱,等过年的压岁钱到手后,再来买;然后再到北街的关帝庙去玩,从关帝庙出来还要看庙对面墙上的九龙壁,用小手摸那刻在墙上各种姿势、腾云驾雾、活龙活现的每一条龙。逛完了北街,又到东街衙门口,还要到北面的戏场里去玩。
玩归玩,但家里的活儿还得干。除了放羊外,还得给羊弄吃的。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到小北河的枣树上给羊摘枣树叶,一个小伙伴看到一个被打剩的、挂在树梢上的大红枣,开始去打,打不着,又上树去摘,结果摔了下来。他不能回家了,我一路小跑报信。他爹背他回家时,他的腿疼得不能动弹。
那个秋天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想返回到那个无忧无虑、像五彩油画般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