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策展人:武少宁
展览执行:曾红捷
开幕酒会:2014年9月30日下午3时
展出时间:2014年9月30日----2014年10月13日
地点:北京市通州区宋庄艺术东区古玩城西侧17号傅泽南美术馆
主办方:东方美术报
承办方:傅泽南美术馆
联系电话:15312026630
邮箱:fznmsg@126.com
媒体支持:新浪 搜狐 网易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行业信息网 中国艺术品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阿特网 99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优贝艺术网 欧洲新闻网 中工国际教育电视台 美中信使报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环球文化网
鬼才·鬼头----傅泽南是个鬼才!
这样的称赞,相信从许多崇拜他的人嘴里说出过。在许多嘴上不服他的人心里存在过。他曾经早熟,在那令人神往的“85新潮”时期,他是风云人物。他发起的“江苏新野性”画派,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几个画派之一。
不到三十岁时的代表作就收录进了多种版本的中国当代美术史——中国人写的,外国人写的——这是多少艺术家的梦寐!他不经意间就做到了。指点江山,际会风云。本来,他的艺术之路会很平坦。也许是一切来得太快。也许,是一代人的命运。和许多人一样,他的命运拐了一个弯。“85新潮”风流云散。
中国艺术界送走了那个年代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后来的十多年,他的人生如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充满了戏剧性。他经历了许多事,走过许多地方。世界在他的眼前以另一种方式徐徐展开。从少年得志到大器晚成,他在漫长的灵魂与肉身的游历中沉默,如一块石头。一万年风吹雨蚀,斑驳神秘。艺术的本质,人性的本质,在他的眼里成了另外一番模样。深沉,浑厚,质朴。依然豪情,却饱经沧桑。我相信,这是上天在造就一名大艺术家。他离不开艺术,他不可能离开艺术。满世界游走十年,他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参悟艺术。
终于,他回归了。我曾经激动,从他决定回归的那一天,我就知道,他会给艺术界以惊喜。对此我从未怀疑,正如他从未怀疑自己。出走与回归,都是那样的艰难。闭关数载,甘苦寸心知。没有白天黑夜,在画室里一画几天几夜。他总在求变。每探索出一条道路,都足以让他在美术界站得稳稳当当,但他不满足。直到有一天,他的画笔下出现了鬼头——那些如风吹雨打一万年的石雕样沉默的鬼头。他笔下的鬼头有水墨的灵动、石头的浑厚、油画的浓烈。那些孤独、野蛮、恐怖、愤怒、诡异、神秘的头像,正是他对人性本质最深刻的洞见。小鬼头。大鬼头。他亲昵地称呼它们,仿佛称呼亲密的朋友。弗朗西斯·培根说: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真实的面貌。鬼头的出现,标志着傅泽南数十年的行走与探索终于结出了独属于他的艺术之果。虽说来得有点晚。晚熟的鬼才,积几十年的思考,厚积薄发,这画布上的鬼头才会如此让人过目不忘,怦然心动。在傅泽南的鬼头前,一切言说都是多余的。那么,看画吧。
王十月
2014年9月24日
傅泽南介绍:
傅泽南〔又名大阚)1953年生,南京人,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1985年与樊波等发起组织“江苏新野性画派”,并成为“85新潮”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中央电视台曾作专题介绍。
作者与作品作为重点收录于高名潞所著的《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一书及其他各种版本的《当代中国美术史.》中。作品多次在《美术》
《美术思潮》《中国油画》《美术报》《江苏画刊》《西北美术》《文献》......等杂志报刊书刊发表。2014年组织成立“中国新野性艺术群”。
1984年组织和参加江苏现代诗画联展。
1985年与樊波等在江苏省美术馆组织和主办“江苏现代艺术讨论会”(附新野性绘画展)。
1985年在南京鼓楼公园组织和参加“白斑马-----江苏新野性画派作品展”。
1989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绘画大展”。
2007年美国纽约大型画展"国际新表现绘画展”上,油画作品《新野性110号》捧得金奖.
2008年参加荷兰“新元素-----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2009年参加798太和艺术空间“回归艺术三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