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8月19日电 记者从文博会执委会获悉,2014年8月28日-31日,中国、俄罗斯油画展亮相第五届山东文博会,并举行现场拍卖。
俄罗斯油画有着400多年的历史,非常系统地延续了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它血统纯正、技法纯厚,兼具东西方特色和风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俄国已经成为世界先锋派美术发展的中心。那时俄国拥有影响世界的“抽象艺术之父”瓦·瓦·康定斯基、“至上主义者”卡·谢·马列维奇、构成主义者弗·叶·塔特林等代表人物。
俄罗斯油画是世界艺术世界宝库的璀璨瑰宝,它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特色,是俄罗斯油画能够长时间保持生生不息状态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阶段,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青年交流等各个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深厚的土壤是“俄罗斯油画在中国有市场”的重要原因。俄罗斯艺术品进入艺术市场迅速发展的中国,是一种文明的艺术与繁荣的市场相结合的必然。
如今,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那已经成为过去的文化艺术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兴趣。苏联时代的艺术作品在现代世界的收藏者中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和欢迎。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俄罗斯、乌克兰艺术真正价值的所在。根据艺术品市场的规律来看,俄罗斯艺术品市场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绘画史是一部绘画的改革、演变史。中国油画20世纪50年代,深受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思想的影响,将其视为唯一正确的文艺创作理论。同时,前苏联的绘画艺术,不仅成为50年代中国油画学习的榜样,也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次参展的中国油画家作品有西藏平叛后,为了反映新藏区的和平美好,吴冠中先生创作的《格桑花儿开》、《康巴汉子》。西藏题材绘画传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西藏题材也在近代中国油画民族化和新国画改造的技法改革和形式演进中起到了“平台”的重要作用。吴冠中先生以西藏的蓝天、藏人黝黑充满皱纹的肤色以及鲜艳的民族服装中,找到了民族化的感觉,又以自己完全不同的形式语言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从而为油画民族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应该说这样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民族题材的开拓启发了后人,造就了油画史上的许多重要作品。仅以西藏题材为例,就有潘世勋的西藏系列、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陈逸飞的《山地风》等。(解放
陈响林)
王珂(中国) 《戏路》2012年作150x135cm
吴冠中(中国) 《格桑花儿开》 1961年作 158x8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