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油画里浓浓的“乡土文学”

发布时间:2014-06-27 14:09:52  来源:互联网

郭常信

艺术简历

郭常信,油画家、水彩画家、版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祖籍辽宁省盖县。1941年出生,辽宁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1972年供职于辽宁省美术创作组,1982年供职于辽宁画院至今。

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许多作品被发现、出版并收入多种画集,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部分作品获奖,并为中国美术馆、天津博物馆、辽宁博物馆、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已过古稀之年的画家郭常信是辽宁画坛的"另类",认识并敬佩他很多年皆因为被他的执着而感动。郭常信的画亦如他的心一样淳朴,几十年的耕耘与牵挂,让一缕缕油彩变成了难以割舍的乡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犹如一本独特的中国乡土小说,十分耐看,耐读,耐人寻味。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郭常信,从小受父母的影响而酷爱绘画,十几年的农村生活,让郭常信留恋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难舍忙里偷闲的田间劳作,淳朴的民风,秀丽的风光,都成为了他脑海里永久而最为清晰的记忆。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本是乡土文学昭示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的惯有手段,而在郭常信的画作中,这些同样是他惯用的背景特征。乡土中粗犷的阳刚之气和阴柔的纤细之美,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中国新农村的缩影,而他的创作,无论是版画、水彩画还是油画,都融入了记忆中故乡的影子。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丧失民族特性的艺术家和作品都会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追随者。郭常信显然不希望成为千军万马中的"追随者",笔墨当追随时代,他几十年坚守着中国农村这片沃土,带着感恩的心和发现的眼睛,用灵魂去勾勒他心中的中国新农村。这次展出的百幅作品可以看出他用作品在关注新农村变化的同时,也在反思新农村的面临的困境和诸多问题,比如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农村劳动力缺失等问题,都很发人深省。而几十年来,他已经创作了上千幅农村题材的油画作品,俨然变成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艺术财富,这是令人惊叹的壮举。

“让所有人都能看懂我的画”这是郭常信心里一直坚持的一个目标,他的乡土世界早已在油彩里焕发出独特的意境和魅力之光,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之敬仰和赞叹。因为他深知他的作品打动人不仅仅是因为画面的淳朴,更因为这里有着一股能让灵魂得到净化的乡音乡情。

郭常信在国内外举办展览数十次了,但在自己的母校鲁迅美术学院举办个展还是第一次,他把这次展览定义为汇报展,是一种谦辞,在我看来,这样的一种艺术的回归恰恰对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是一种启示,如何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走自己的艺术之路这才是应该思考的。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批作品,将从6月27日-7月2日在沈阳日报美术馆继续展出。相信这位老艺术家的充满生趣和哲理的艺术之作,绝对能够给喧闹的都市带来一缕清风,能够让观展者在心中留下一抹浓浓的、挥之不去的乡情。

文/盖云飞

乡情——郭常信油画展将于6月27日至7月2日在沈阳日报美术馆举行

展览地点 沈阳日报美术馆(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三经街与九纬路交叉路口东侧)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