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具创造力的画家之一的王兴伟,正在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大型个人回顾展, 这是王兴伟的第一次美术馆规模的大型个展,展览将持续至8月中旬。
说它是“大型”回顾展,是因为展览呈现了王兴伟自1993年至今的20年间创作的约200幅绘画作品中的70多幅,覆盖整个UCCA大展厅,也是该空间第一次用于呈现纯绘画的个人回顾展。
绘画要与自身相关
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有一幅画的成交价格让人们震惊了,预估价是40万~60万港币,而实际成交价则是458万港币,足足是预估价的10倍。这幅油画是王兴伟在1995年画的《八九后的标准表情》。此后,王兴伟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人们对数字的敏感和偏好远比他们自己以为的要更多。虽然这之前早就在学术界和收藏界被看好,但王兴伟似乎并没有就此大火特火,他依然每隔几年就迁往另一个陌生城市,全然不同的生活氛围让他依旧画着那些有点调皮又破坏力十足的画,“对我来说,遵守与破坏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只要真实就行。绘画不是为了某个高高在上的目的服务,而是要跟此时此刻的自身相关。”
这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是王兴伟第一次美术馆规模的个展,作品足足覆盖了尤伦斯整个大展厅,也是这个空间第一次用于呈现纯绘画的个人回顾展。展览展出的是王兴伟从1993年至今20年间的作品,作为“85新潮”之后正式开始绘画创作的艺术家,这次展览基本上包含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很多都是从欧洲和国内的私人藏家手中借来、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的。
与大多数以主题或时间顺序为布展线索的回顾展不同,这次展览是根据艺术家与作品中描绘对象的关系进行布展的,“我必须保证绘画对我来说是一种带有真实感的、有切身关系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化行为。这里说的与真实的联系是指与我的联系,而不是和你看到的现实的联系,不是一种‘反映论’的现实。”
简介
王兴伟
1969 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8~1990 年就读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1990~1991年任教于沈阳市47 中学,1993~2002 年为自由艺术家,生活和工作于辽宁省海城市。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北京。
“现成品”的创作方式
1969年出生于沈阳的王兴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创了一种极具说服力的绘画观。20年来,王兴伟通过他机智而古怪的感知力,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的作品,巧妙地将传统和当下的文化语境连接起来。
王兴伟的作品以复杂多变的情感和狡黠而闻名,自由挪用不同传统中的内容和风格,用它们塑造极富创意和戏剧性的场景——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种“现成品”的创作方式。王兴伟拼凑或延续了一些现有的视觉语言,打破其原有结构,在创作中保持着与个人历史的对话,用在学院中被训练而成的技巧来审问其自身逻辑。因此有了王兴伟创作中的关键线索之一,即过去的那种类似于宣传画的图像模式是否还有可能产生新的意义。
最早“发现”王兴伟的是荷兰策展人戴汉志,之后,他先后参加了里昂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30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年),“事物状态——中比当代艺术交流展”布鲁塞尔/北京以及“王兴伟——大划船”个展等重要展览。王兴伟的作品如今被众多重要藏家和艺术机构所收藏,包括乌里·希克、尤伦斯夫妇、葛兹收藏、莱昂纳尔·荣格、Cristiane Leister、乔志兵、民生现代美术馆、鲁贝尔家族收藏等。此番UCCA的王兴伟个展能以如此规模顺利呈现,不但得力于麦勒画廊和乔志兵的支持,当然也包括众多收藏机构和藏家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