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中外油画家伊犁采风 触摸梦中的天堂

发布时间:2013-07-01 16:34:16  来源:互联网

巴力介绍他的写生油画

巴力油画作品

天山网讯(记者燕玲摄影报道)6月23日,被誉为美国十大顶尖室外油画家之一的Barry John Raybould(中文名巴力)与北京职业油画家刘懋廿、弦子以及从伊犁走出去的职业油画家音达、刘宪军等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举办了采风作品交流展。他们在伊犁牧区、乡村采风创作近一个月的40余幅油画作品首次展出,伊犁业内人士及热心观众上百人近距离感受到了油画大师的创作水平和风采。

巴力出生于英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名。他擅长油画创作,题材涵盖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各门类,是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协会成员之一,作品在美国曾获得过多次专业大奖。

在此次交流展中,巴力展出了他的5幅一尺见方的小幅油画作品,这些作品没有命名,也没有装裱,只是低调地用透明胶布粘贴在墙上。一进门,记者只管往前走,没注意这几幅普通的小画。但转了一圈后,驻足在这几幅画前,近距离细看,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画面上,作者看似很不经意地涂抹着,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中,人物、马,仅能辨出模糊的影子,如在梦中、在潜意识中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留下的记忆,但整体感觉却又是那么亲切和温暖。

这几幅画画的都是我们在伊犁常见的牧区小景,画中没有艰深和炫技,也没有晦涩的东西,整个画面传递出一种平实、温馨的幸福感。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展现出苍茫的群山、无边的天空和草原、晚霞将落时瑰丽壮阔的大地、牧人静谧安详的生活。天空中的云如唱诗班的音符在跳动,牧区的黄昏如梦中的天堂一样,没有一丝尘世污染。只有没有丝毫浮躁与功利的心,才能画出这样的油画。

因为是采风作品,画面稍显粗糙,一些细节还有待完善,但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非常强,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力和艺术造诣之深。

在世界油画界艺术风格纷呈、各画派画家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代画界,巴力是一个用生命追求纯粹和真爱的油画家。他的油画有欧洲古典绘画暗部的处理手法,也有俄罗斯19世纪巡回画派大师的色彩,在没有脱离古典的严谨前提下又富有超前的思维。

为了追求艺术的高度,巴力经常在世界各地写生。此次与伊犁画家一起写生、创作,巴力和画家们在废弃的旧房子里打地铺,背着画夹在深山里日晒雨淋近一个月,使他显得更加瘦削。但他淡灰色的眼睛里没有疲惫,袒露着孩子一样的天真,满面笑容,配合着所有人的合影要求。

刘懋廿油画作品

刘懋廿是现居北京的职业画家,他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多年来在北京发展,搞起创作来有种“拼命三郎”的架势,常年在各地奔波、写生作画,被同行称为“宋庄最勤奋的油画家”。此次画展,他展出的画作最多。

可以看出,刘懋廿是一个真实、快乐的人。他的画极富个人特色,可以说是“激情燃烧”。他喜欢用排笔挥洒大色块,那浓艳的色彩和不同于常人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很有质感和张力。虽是写生作品,但并未拘泥于真实之景,而是巧抓意象,表现出的东西是在写实之上的抽象和再创造,感觉像一个孩子遨游在自己的卡通世界里,做着顽皮的游戏。刘懋廿说:“伊犁的天和草场很干净,人的内心也很干净,非常难得。所以我就想画蓝天、白云,画的时候特别激动,想把它表现得好一点。”

曾居住在北京多年的锡伯族画家音达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出现在伊犁观众面前,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恬淡冷静。他的作品视角独特、思维缜密,可以看出,在北京这个艺术中心的浸洇下,他具有了更高的视野和更深邃的眼光,对人、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觉。

音达的画用色极为清淡,大部分是以灰白等冷色调为主,但画面所突出的意境并没有因为色彩而变得单调,反而展示得更加淋漓尽致。可以看出,他的每幅作品都投入了真情实感,有一种打动人的东西。

刘宪军的画作和以前比起来,画风变化很大。特别是他的人物画,感情饱满,传神之余透着大气豪放。作品呈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内心世界的表达,透过物象的外表表达人物精神领域中的不朽与永恒,带给我们直逼内心的艺术享受。

刘宪军说,此次邀请这些画家来伊犁采风,受到各县的热情接待,特别是伊河源文化景区和巩留县库尔德宁景区,为画家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以后如果有机会,他还会组织国内外的画家来伊犁采风,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伊犁的美景。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