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让你动心了,就是好画!

发布时间:2013-06-26 14:32:38  来源:互联网


让你动心了,就是好画!


陈怡希和同学正在欣赏马克西姆的《向日葵》


  陈怡希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她在校园里偶然看见贴在廊柱上的展览海报,“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马克西姆的《向日葵》?”她小声对身边的同学说。马克西姆可是她高中时代的偶像,不过以前只在画册上看过他的作品。走进展厅,小陈很快找到了《向日葵》,而惊喜远不止于此 一回头,带着热情、西装革履的马克西姆本人就站在她的身后。


 

昨天,在中国美院陈列馆登场亮相的“涅瓦河之魂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教师、研究生优秀油画作品展”(展览将持续到6月29日),让很多像陈怡希一样的油画爱好者欣喜异常。

参展的近20位艺术家多为现任列宾美术学院教授或艺术家联盟成员,他们带来的104幅作品多以风景、人物和静物为主:西伯利亚的积雪、圣彼得堡的森林,还有涅瓦河河畔的风光……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俄罗斯艺术家在杭州创作的灵隐寺、西湖游船、苏堤等风景写生。这些留在记忆深处的俄罗斯绘画符号,给很多人带来一份熟悉的美好。

涅瓦河之魂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教师、研究生优秀油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6月25日-6月29日(9:00-16:00)

展览地点:南山路218号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

见习记者 余夕雯 摄影 冯秋萍

彼得·法明的《橡树》

中国观众与俄罗斯艺术贴得很近

开幕式前,列宾美院油画系主任亚历山大·丘文、列宾美院油画系教师马克西姆·马尔古诺夫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杨参军打了一个照面,互致敬意后,两位油画系主任有了一段简短的对话。“列宾美院一直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地方,我们的老师肖峰、全山石就是从这里毕业的”,杨参军说,“通过这个难得的展览,可以让中国美院的学生了解列宾美院油画系最新的、真实的创作风格和成果。”丘文则对俄罗斯油画在中国的接受度信心很足,“中国油画家的想法和俄罗斯的不会有太大差别,人们的心都贴得很近,像列宾、梅尔尼科夫这些大师的很多代表作都在中国。”

一走进展厅,迎面而来的便是谢尔盖·列宾的三幅代表作《挖土豆》《喜鹊》《索罗蒂的夜晚》。没有到场的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列宾教授给展览写来长长的贺信,“我希望,展览能够更广泛地展现当代现实主义艺术,并且能够让中国的观众,更加接近和熟悉俄罗斯的自然和艺术。”至少,从昨天展厅里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来看,艺术家们的愿望并没有落空。

再往里走,欣喜接二连三。丘文的《乡村的晚上》、马克西姆的《向日葵》《昏暗的浴室》……让人不禁联想起这些画家共同的背景他们都来自于世界著名四大美术学院之一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而他们的作品也领着人们的思绪,重温俄罗斯油画艺术绚烂的时光。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副教授赵军,在这些作品里看到了属于俄罗斯现代艺术的独特,“曾经对中国油画影响深远的苏联油画,在当代已经完全转化。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俄罗斯的现代艺术形式与传统俄罗斯学院的写实风格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略带装饰性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当代绘画风格。”

许多画里都深藏着情感丰沛的故事

事实上,这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数都深藏着情感丰沛的故事。马克西姆就在展厅里讲起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向日葵》的故事。这是一幅三格画,画的是在俄罗斯农村他爷爷家,家门口的小河对面是一片黄灿灿的向日葵,旁边有一个废弃的小木屋,以及一个带栅栏的小院子。“这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现在我的孩子也会到这里玩耍,我在这里存放的记忆太多了。”马克西姆说,他特地把画分成三部分,自己记忆里爷爷家的环境和现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空的错位,再把它们拼接起来,“比如第一幅里的小女孩,是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到了第二张时,她已经长大了一些,是牵着弟弟的小姐姐了。”马克西姆的眼里溢满了幸福,这也是他创作的灵感。

展厅里还有一幅“很有故事”的《橡树》,被小心地装在玻璃展柜里,作者是列宾美术学院前院长彼得·法明。这张画的背面有一枚印章,看起来年代有些久远。圣彼得油画艺术馆馆长汤慎光专门找来专家鉴定,结果吓了一跳。“据说,这张画是当年苏联动乱时期,从博物馆里流失到民间的。这枚印章是当时博物馆里的注册编号专用章,不过年代久远,上面很多字迹已经看不清了。”

展览现场,杭州西溪艺得美术馆馆长刘女士也专门赶过来看画。她一直专注于俄罗斯油画的推广和收藏,对这些用色明快的俄罗斯风情,以及画背后的故事都很熟悉,“这其实是列宾工作室的一个整体面貌展示,很多画都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刘女士说,相比俄罗斯油画以往的传统题材创作,这些画的装饰性、故事性更强,离现代人的生活也更近一些。这与丘文的想法不谋而合,“以前画画会更规矩一些,现在的年青一代创作相对自由,也更接近现在的社会。”丘文说,欣赏俄罗斯油画,懂不懂技法和用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到画后动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