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戴都都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3-03-21 08:40:20  来源:互联网

2013年3月16日下午,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画院共同主办、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承办的“戴都都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陈晓光、鲁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宋惠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邵大箴、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春晓、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及辽宁省文联相关领导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展览集中展出了戴都都20年间的阶段性代表作。展览当天还举行了有关戴都都油画学术研讨会,《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担任了学术主持。

参展的作品中不仅有早期的具象写实,也有现在的表现主义乃至抽象绘画。戴都都的艺术确定的基本文化指向是里程碑式的,在《梦中的小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满江红》、《与但丁讨论神曲》、青铜时代系列的《勇敢颂》、《飞扬的心》、《把酒论英雄》,直至最近获得巨大成功的《向大师致敬》,透过这些比较成功的作品所走过的印迹,我们看到他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现代油画语境。这一系列作品显然是企望在更为广泛的世界文化宝库中寻求信仰支点和力量源泉的精神过程。

在戴都都的画作中,我们既能看到西画那种对光影、明暗、寒暖、结构上有选择地运用,也能品味到中国书画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计白当黑、意到笔不到、“得意忘形”般神韵。他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挖掘,恣意放达的狂草式的挥洒用笔,更能使人想起“无法而法乃是至法”的名言。戴都都在这种精神的统帅下,所有适合他的绘画创作的技巧技术,都会被其呼风唤雨般随心所欲地调动与运用。

戴都都是一位可以使画面自我描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家。他喜爱用刺激性的血红色、悲剧性的深黑色以及忧郁性冷灰色笔调来组构那些荒诞奇异的画面。正是这些过度主观的色彩,改变了人们正常的视觉体验。戴都都的画面形象里无不充满了笔触的表现性。他的创作过程,像在心尖上划过的刀片,仿佛在那心跳的瞬间,将一切剧烈的扭动和致命的伤害都挥舞过去。因而,他的这种表现性也便具有了一种生命的质感,好似那些划过的线条与色彩永远留存了他生命的体温与精神的能量。这些画面均非实写,人物的悬浮,场景的拼接,情节的虚构,时空的错置,使人产生一种超验的心理感受,使这种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获得了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幽默感和谕旨性。

戴都都笔下的人物和世界总是充溢着丰沛的激情,仿佛生命在画布上跳跃。从1981年考取鲁迅美术学院,到今天成为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凭借饱满的激情涂抹最真实的生命状态。他形容他创作的状态是“高度兴奋的状态,没有兴奋就武功全废,彻底不会画画了”。戴都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绘画是他的命运,是逃脱不掉的缘分,“创作的过程是当灵感迸出时感到的一种来自心底的狂喜。我被渴望驱使,将这份心灵的感动表达在画布上。我在不停的工作中体会到世界上只有画家才能体验到的兴奋、焦虑、寻找、迫不及待、希望、失望、崩溃、建立……直到心和手的距离减至最小。当作品完成时,我有一种搏斗后虚脱的成就感,这种精神的历程是幸福而神奇的。 ”

对戴都都的油画创作,人们似乎很难用什么主义,什么画派,什么风格来生搬硬套、评头品足。他就是油画的“这一个”。作为学院派出身的画家,戴都都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时值那个艺术激荡的时代,戴都都的油画具有鲁美油画特色:追求油画的表现力,追求油画在具象与表现抽象之间的表达力。他的作品虽然注重表现,场景荒诞,但是仍然可见其自由洒脱的笔触下,造型和写实功底的深厚。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价道:“有关超现实的想象并没有把戴都都的油画语言束缚在写实的框架里,他艺术上的突破就在于语言方式的突破。经过具象的描绘,他在油画风格上走向了雄强的表现,用一种阔大的笔触和精神化的色彩解放了画面上的形象,形成了表现性的超现实或超现实的表现……在都都的油画中复杂性与单纯性同时显现,这使得对他艺术的评说充满了困难,但也让人从中看到了一种个别性。 ”

戴都都在青年油画群体中是一位抱有理想且投入探索的艺术家,20年间,他的创作面貌经历过很大变化。戴都都始终对创作报以想象和激情,因此作品面貌较为多样,经过多年来的创作积累,作品聚焦到 “英雄主义式”的表现风格上。在技法运用上,戴都都融入了大写意的书法语言,作品充满了豁达的张力,具有北方油画的特点。此次展览不仅仅是戴都都油画成果的展示,也是一场交流,为他未来的艺术奠定了新的起点。

就其评论媒介的形象而言,戴都都可算得上是青年油画家中颇具影响力的画家了。然而,与其他一些杰出的艺术家一样,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毕竟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普遍苍白之上,他追求深沉的艺术理想的普遍共性,却未必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他描绘英雄人物,自然也免不了因最终的孤独而成为悲壮的英雄人物。他的乌托邦幻想、他的英雄主义情结能否作为解救中国文化病灶的良方,还有待于我们将其在历史大背景中放置数年后再作进一步考察。

戴都都油画展开幕式现场。

满江红 175cm×175cm 1996年向大师致敬 450cmX210cm 2010年

/名家评说/

宋惠民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席、辽宁省美协名誉主席、鲁迅美院名誉院长

戴都都是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当中对艺术是最真诚、最热情、最肯干的一位画家。在多年的努力当中他确实是作出了许许多多的探索和付出了许多的艰辛的劳动,才能取得今天这样比较圆满的成就。他在艺术的创作道路上确实是依照一种中国的文化内涵、依照中国的表现方式来进行着他的现代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道路,因而他的作品有着一种十分张扬的个性和艺术特色,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戴都都也是辽宁省美术家当中起着代表作用的一个画家,所以他的作品大家会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戴都都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也是创作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同时他本身也是一个创作力、想象力非常强,又是充满着活力,充满着青春的、力量的这么一个画家,所以我说今天的画展是他的一个美好的开始,他的更好的未来还在后面。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戴都都的油画展现了两个特点:一方面,他的思维能展开的幅度是宽阔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位想象力丰富并且任凭想象力驰骋的画家,动笔之时总是把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结合起来,甚至以直觉性的方式直接表现从心里涌发的感受。因此,他作品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堪称这个时代复杂的文化现实的视觉反映。另一方面,他在油画的语言表达上又是趋于聚合的,从早期的具象写实到后来的抒情表现,在风格样式上不断摆脱了沿袭性的痕迹,而如金蝉脱壳,朝向自为自足的世界。戴都都以激越和跳跃的思维表现了现代人的丰富想象,并且用丰富的形象细节组合成一个超越常规常态与常象的世界。很恰切地表现出戴都都“渴望激情”的艺术追求,也在观念和语言上建构起他强烈的艺术个性。

邵大箴

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

戴都都在艺术上吸收了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元素,不是简单模仿。同时他还具有古典写实能力。他是梦幻的艺术家,他能把非现实主义组合起来,在表现主义形式下,组合各种人物的形象。他注重绘画的结构、造型、色彩、笔触,注重艺术的传神。他的绘画是很有潜力的,他未来的前途是很乐观的。

刘曦林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从戴都都油画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油画的成长、演变以及东北油画的演化。从《梦中的小舟》开始,他在艺术上的想象才华和特征,得到一贯的表现。他不仅是在形式上探索的画家,还具有内敛的追求。他对古今中外文化情结的思考,体现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油画思维的变化。他的英雄气概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这种探索精神对如今的时代氛围下的中国年轻一代画家具有艺术的文化指向作用。他在艺术技巧上、艺术思维上的特征值得关注和学习。以他现在青年油画家的身份,他的艺术还处在上升期,还需要再吸收、再表现、再升华的过程。

尚辉

著名批评家、《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当戴都都用奇异与荒诞的形象去追摹他心理的幻象时,他也改变了人们对于东北坚实厚重的具象写实油画的总体印象,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坚定的探索者。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画家,戴都都始终挥之不去那个激情时代的理想主义情结。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