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

画家夫妇达尼创业之路

发布时间:2010-10-29 09:49:23  来源:互联网
绿泽画院能有今天,与董文杰解中才夫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只是没有人知道的是,当年的董文杰曾为了生存而放下画笔做起了保姆,而解中才也仅读过小学四年。

“如果说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讲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么董文杰和解中才的经历就是在讲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曾有熟人这样评价董解夫妇的经历。

正是因为二人的坚持,使得绿泽画院能够坚持到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达尼画家村唯一进驻的画院,绿泽成长经历,也是达尼画家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画家改行做保姆

现年37岁的董文杰,是吉林省白山市人,从小到大,董文杰就对油画有着很深厚的兴趣,于是她开始学习绘画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解中才。

与董文杰所不同的是,解中才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准,但是对于绘画却有着极高的天赋,从10多岁时开始,解中才就开始学习绘画,开始照着画册画,一本100多幅画的外国名画选,他硬是连续照着画了5遍,两个对于绘画有着很高兴趣的年轻人,就这样相恋了。

然而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依靠画画而生存的人并不多,而依靠画油画生存的人就更少了,“当年如果有人说,画油画可以赚钱。那这个人十之八九会被当做一个疯子。”这也让董文杰和解中才很痛苦,因此两个人一商量,决定到北京等大城市闯荡一番。“去过北京,也去过其他一些大城市。”每当说起自己当初的经历,董文杰的脸上都会有一丝的酸楚。

两个爱好油画的年轻人,转眼变成了流浪艺人,开始在各大城市里流浪,揽活。“主要就是跟一些画院画廊合作,给他们画订单。”

1994年,董文杰和丈夫解中才来到了山东青岛。当两人走下火车时,他们的口袋里仅剩下200多元钱。

此时的董文杰和解中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吃饭的问题。“那个时候,青岛的画廊画院并不多,尤其是做油画的画廊画院那就更少了。”几经波折之后,解中才终于在一家画廊找到了一份工作。

但是仅凭解中才一个人的薪水来养家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租房子,出门坐公交,吃饭都需要花钱,所以我也开始找工作了。”但是董文杰并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无奈之下,她只好去了家政市场,做起了保姆。“一个月的薪水是100块钱,勉强能够房租的。吃的就是清水面条,或者是出去买碗馄饨。至于水果鱼肉,想都不敢想。”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董文杰依然保持着一些看似让人很难理解的习惯:例如买水果,总是买最便宜的快烂掉的水果,例如一闻到馄饨的味道就会恶心反胃。

这种艰难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颇懂得经营理财的董文杰解中才夫妇,终于淘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们用这笔钱成立了绿泽画院。

几经波折的画院

最初,绿泽画院是成立在青岛的大麦岛附近,“那里有不少画廊画室,而且有不少绘画爱好者。”此时的董文杰虽然还在绘画,但是她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产品推销上,并且与不少国内外的油画商建立了一定的联系。画院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这也使得一批年轻的画师画工开始加入到画院中来。

但是随后一个问题则让董文杰夫妇颇有些为难,由于画院日益扩大,其房租等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这让董文杰夫妇有些不堪重负,最终他们决定搬离青岛市区。

在2000年前后,董文杰和解中才把画院搬到了胶州,但是由于当地的各种因素,使得董文杰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想到了解散画院:“当时觉得画院很困难,无论是生意还是在当地的发展,所以就想着干脆不干了,回老家算了。”

就在此时,有人告诉董文杰,胶南正在筹备建立画家村,准备复制深圳大芬村的样板,建议董文杰去胶南发展一下。

于是,2003年董文杰夫妇带着画院的80多名画师画工,来到了胶南的大泥沟头村。让董文杰没想到的是,当地市政府对于绿泽画院的到来非常热情,并且表示愿意为画院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胶南市政府很有诚意,而且我也来村里看了看,觉得确实比较适合画院的发展,所以就把画院迁到了胶南。”

不断扩张的绿泽

在来到胶南后,绿泽画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住宿问题,当时村里给绿泽的土地,是一个废弃多年的砖厂,只有几座简陋的小平房,“80多个画工画师,肯定是不够他们住的。”于是不少画工画师干脆就在村里租个柴房或者是厨房住。

 

 

条件虽然简陋,但是董文杰却看到了国际油画市场上所隐藏的商机,她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大城市去考察,了解国内外绘画市场的行情,同时也发现欧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于油画的需求量很大,“这时候我觉得机会就来了,因为大芬村更多的是临摹制作一些简单的油画,而国外对于一些名画的临摹品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就觉得做一些高端或者中端的油画出口比较赚钱。”

于是,董文杰开始跟各国的油画商人联系,并且根据他们的要求接受各式订单。“当年跟我们一起来胶南的画工画师,只要今天还在这里工作的,基本上都有车有房了。”董文杰骄傲的告诉记者说。

而绿泽画院的不断壮大也让达尼画家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画家,他们从北京、哈尔滨、西安、成都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不同城市聚集到这里,通过绘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可以说,绿泽画院确实带动了整个达尼画家村的名气。”一位胶南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