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我朋友的这幅名为《船》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水平还是很高的。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著名油画艺术家于振立先生带领下进京举办“大连青年油画家作品展”,我朋友的这幅作品不但参展,而且被天津美术出版社主办的《美术》杂志选中,以“栖”为题发表。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说明他的油画创作确实达到了当时的较高的艺术水平。令我不解和惋惜的是,我的这位朋友后来搞起了实用美术,做起了美术生意,随之他的油画创作生涯便终止了。与他同时期取法于振立先生的几位青年油画家现在真正地成为了名家,其画作不少已经成为名作,尤其是他们的早期作品更受世人的寻觅与青睐。相比之下,我的这位朋友的早期作品却落得个被人扔弃的结果。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据说,20多年来与我的这位朋友一起搞油画创作的那几位画家的艺术执着也曾招来不少冷嘲热讽,其作品更是无端地引来很多人的挑剔和贬损,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创作的激情,终没有为世俗所动。而如今呢?那些讥讽、挑剔和贬损之人早已不知沦落何处了,留下的自然是这些油画创作执著者的“艺术足迹”。
我以为,凡真正的艺术家,大概都要遭此厄运,方能有真正的艺术作品存在。西方世界的艺术家如此,东方世界的艺术家亦是如此。凡真正的艺术家,都必须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情怀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傲骨豪气,否则是不能开拓出自己独有的那一片艺术天地的。尽管世人们在品评艺术家的作品时依然抱有“地位”的偏见和看重“名气”的癖好,但真正的艺术作品的“本然价值”不会因此而变。
对一名画家而言,出了名固然在现实里其作品的价格会倍增,但其艺术作品的“本然价值”绝不会因此而提升。这是因为凝聚在作品中的艺术价值的“沉淀”是恒定的、真实的。那些依靠炒作、鼓噪而得名一时的所谓画家,虽然可以赢得市场价格的一路攀高,但其艺术作品内在的“本然价值”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变化。在一些时候,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画家的作品尽管艺术水平很高,但画家本人却没有出“大名”,或根本就没有出名,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尽管如此,出之于这些非艺术“名家”或“大家”的艺术作品的“本然价值”却不会因此而贬值。梵高、毕加索等人的画作,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被世人认可,倒是在谢世后其艺术价值才被发现,随之而来的便是艺术市场上的拍卖青睐。那些世俗的艺术品的收藏家们不从艺术作品的本然价值入手,习惯于收藏那些出依靠宣传、炒作而出名的“艺术家”的作品,那是不懂得真正艺术收藏的表现,充其量不过是在收藏和流通着那些所谓的“艺术商品”而已。倘若如此,我们又焉可仅仅依据这样的一些“收藏家”的审美视野来品评那些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呢?
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尊重和充分相信自己的艺术创造的人,应该是经常地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所感动的人,应该是懂得自己艺术创作的价值并热心于收藏自己的艺术作品的人!如果不是拥有了这样的气质的一位艺术家,又怎能不遭到自己的艺术作品被扔弃的厄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