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

情寓花草 寄意翰墨

发布时间:2010-6-7 10:05:49  来源:互联网

情系花草

 来到王延常老人居住的楼前,阵阵花香扑鼻而来,靠近一看,只见一块不大的花圃内摆放着大大小小几十盆各式花草,绿叶葱郁,鲜花争艳,仿若一个世外桃源。
  花圃的主人就是王延常老人。见到记者前来,他很高兴,拉着记者的手参观他心爱的小花圃,一一介绍花草的品种、习性,如数家珍。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养如此多的花草时,老人笑着说:“我是农民出身,对土地非常眷恋,所以总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邻居看到我养花养得不错,就把不少难‘伺候’的花草送来让我代养,所以我这里的花草也就越来越多了。”
  原来,1999年退休后,王延常老人曾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几十年养成的工作惯性好像停不下来,总想找些事情做。他开始准备写回忆录,找出了多年记下的厚厚的日记,细细翻阅,把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工作一一记录下来,希望留给后人借鉴。时光在追忆往事中渐渐流逝,他的心情一天天平静下来。
  在整理资料的间隙,他开始摆弄起了花草。也许是与花草有缘,王延常老人一接触养花便无师自通,一些比较难“伺候”的娇花异草到了他的手上,居然也被打理得花红叶绿、千姿百态。邻居们在惊叹的同时,开始向他请教养花的经验。这下王延常老人更加上心了,查资料,勤琢磨,不懂就问,还经常找人交流,慢慢地把各种花草的习性摸了个透,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花匠”。别人养不了、养不好的花,就往他这儿送。慢慢地,他家里的花草越来越多,于是他便“开荒”,把楼前的空地开发成了一个小花圃,阳台装修成小温室。“我这里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满园飘香。”说起这些,王延常老人一脸的满足。

翰墨飘香

  走进王延常老人的客厅,只见四壁挂满了各种画作,有国画,也有油画,一幅幅都是典雅精致的佳作,令人赞叹不已。这些全部出自王延常老人之手。“这些都是我画的,画油画的本事我还是从国外学的呢。”王延常自豪地说。
  王延常老人兴趣广泛,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之后,每天整理资料、侍弄花草,但他仍然感到不能满足精神方面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学绘画。没有绘画基础,他便先简后繁、从浅及深,购买了最简单的简笔画临摹学习,过段时间又慢慢练起素描。“别管啥画,只要基础打好了,后面就容易学了。”他对自己琢磨出的绘画练习法信心十足。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王延常老人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国画讲究的是‘写意’,要看它的布局、着色,学问多着呢。一开始没有老师的指点,真是摸不着门道。”怎么办?学呗!于是,但凡在济南举办的画展王延常老人必到,在展馆一待就是一天,反复揣摩;但凡有画友组织的小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别人交流评论时他总是那个最专心的听众,有时只言片语也能让他受益匪浅。他还听从画友的建议,购买了大量的名家画册,潜心临摹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渐渐地掌握了一些国画的技巧,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圈内人”,他的作品也渐渐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学油画则是王延常老人在美国帮女儿带孩子时的额外收获。有一天,他打开电视,发现上面正在教授油画技巧,他不觉心动了。“虽说语言不通,可是电视上一步一步地教,咱听不懂还看不懂嘛。绘画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我有国画的基础,就不信学不会油画。”就这样,王延常老人开始了他的海外学艺之路。油画与国画相比更注重写实,曾经的素描基础加上良好的艺术素养帮了他,王延常老人很快掌握了油画的基本技巧。
  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王延常老人将油画的写实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国画的创作中,无论是在构思布局还是在运笔着色上都与传统的工笔画有着几分不同。“这就是自学的好处。科班出身难免会在思想上有束缚,我就没有,随兴而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想到,就是这些随兴而来的作品,获得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有的专家评价他的画风自成一派。“其实,这都是好听的说法,说难听点就是‘四不像’。”话语中,他流露出惯有的风趣幽默。
  近年来,王延常老人兼有中西画风格元素的作品屡屡获奖,分别被收入30余本画册,尤以那幅李清照画像他最为得意。有一次,在游览趵突泉时,王延常老人无意中发现李清照画像的版本非常多,但究竟怎样才能最准确地反映出一代词人的风采神韵呢?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他翻阅了大量史书,学习词人名篇佳作探究李清照的相貌,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历时半年,富有王延常绘画特色的李清照画像终于完成,并获得广泛赞誉,还被济南“李清照纪念堂”展出并收藏。
  室内,春色常在;室外,万紫千红。快乐、健谈、幽默、健康,这就是王延常老人留给记者的印象,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正在尽情地描绘着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