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 (油画) 靳之林
收玉米 (油画) 靳之林
靳之林的油画创作,从民间美术中感应到原始的、新鲜的东西,从中受到启发使自己的创作得到升华。靳之林从发现、感悟民间艺术,到扑入民间艺术全身心地探究,是一种主动的,淘宝式的发掘吸收。他在保持油画的语言品质的同时,融汇了中国笔墨的写意精神。在用笔上不是欧洲方笔触的理性笔法,而是自由抒发的中国传统的笔墨,生动而不轻浮,奔放而不粗泛,感觉内在细腻,造型丰富深厚,具有鲜明的个性。
靳之林开创了油画四条屏的探索,把他对于自然的热爱,抒发为对生命绽放的歌颂。他画各种盛开的花卉,以及“寒来暑往”四时的变迁景观。靳之林在油画里用笔很自然,笔未到气已相接,每下一笔和气要连接、贯通,他在画荷花时,感觉普通油画尺幅不足以贯气,荷秆延伸,接天接地,无意中画幅尺寸成了国画中四尺整纸的条幅。
靳之林的作品,无论是黄河还是玉米地,或是雪景,都是对大自然的歌颂,是豪放的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精神的赞美。画面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物取象”,而是“心象”寄寓于眼睛所见之形象,把对自然的理解凝固在画面上,用符号性的线条组成画面,把“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画观念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这是对中国人的自然观的传达,一种激情和精神的记录,一种“激情大写意”的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