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

黄峻——历史的在场

发布时间:2010-05-28 14:14:30  来源:互联网

        黄峻(以下简称黄):1980年,改革开放已有2年,我考上的80级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我在这代人中还是比较幸运的,应届高中毕业就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在叫美术学院)。那个时代的学生大多对艺术都很虔诚,有一种真正的热爱,当艺术家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国家刚刚开放,大量的世界文艺新思潮涌进来,我们如饥似渴的看书,尤其是哲学方面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对我的吸引力很大。影响我们这代人的一批国外读物涌进了国内,比如:黑格尔、康德、尼采的古典类哲学、弗洛依德的心理学等,这个时期就是所谓的85思潮前期。每年艺术学院都安排我们出去体验生活和写生,去过山东、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等很多地方。因为我们一个班五个同学(其他四人为李小山、周京新、余启平、徐雷,编者注)的良好表现,院方破例让我们的班成了学院首批去敦煌参观的班,看到我们自己传统的东西这么好,也同样受到感动,只可惜那已经是历史了。懵懵懂懂学习了很多东西,虽然当时考的是中国画专业,但我对国际前卫艺术更有兴趣,这也奠定了后来我在84年后新水墨创作的背景,这些作品都和传统的水墨不一样。你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80年代,中国许多前卫艺术家都是中国画专业出身,这是很有意思的,也许中国画的历史对我们有一种压迫感,压得越深,反弹得就越高吧。84年毕业的时候,我们班在南京博物院做展览,我的毕业作品还被选在当时的北京《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等报刊杂志上介绍。

        临近毕业或毕业后的几年里,解构主义哲学,比如:德里达、罗兰·巴特的书又渐入我们的视野。

       1985年,我调到江苏美术出版社画册编辑室工作,并在后来赶鸭子上架成了负责人。85年首届中国画新作展在武汉举办,因为我在水墨创作上有一点新突破,当时李世南、聂干因代表武汉主办方来南京邀请我参加,这次展览现在来看很重要,有一批新水墨画家脱颖而出,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如当代和传统的关系,个人与艺术的关系等等,当时新艺术的情绪在反传统上面,中国画,由于是本土的传统艺术,最早受到了挑战。最早对新思潮的接纳和反应实际上是从水墨领域开始的,现在回头看,说这个展览在国内是最早或较早对新美术思潮的一次全国集体性反馈也不为过。

        80年代的南京是一个前卫思想活跃的城市,各种试验性的展览都有,还有不少小的团体,以这样的背景,前卫艺术创作容易受到鼓励。1986年后,我觉得水墨画方式似乎再也不能满足我的想法,最终让我走上了以材料为主要创作手段的道路。1991年始,作为主要策划人和艺术家参与了多个综合材料艺术展比如:“8人91艺术展”、“艺术与神话”等,还受邀在上海“朵云轩”举办了黄峻和杨志麟的画展,这个展上我展出的均为纸上材料作品。1993年后因为“不安分、爱折腾”,幻想成为一个时代的叛逆者和先行者,我又开始做被称为“装置”的艺术,因为当时缺乏媒体和资金的支持又完全不与“时尚”同步,尽管走的很决绝但注定了短命。为了展示这批作品,1995年,我把70平米的家改成展厅,十多人一批次轮流邀请,(作家、音乐家、批评家、画家、各类媒体人等)通过幻灯放映、实物展示和行为演讲方法使作品产生效力,(可能在中国算是最早的工作室开放展)这些最后只留下了照片,在演讲过程当中我的工作室是对外开放的,此次展题为“诱惑,来自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