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

用画笔追寻无尽景色

发布时间:2010-05-25 10:27:20  来源:互联网

       项善荣是鹰潭一中的一位退休的高级美术教师,更是一位痴心于油画创作的画家,他倾其一生投身于油画创作,其中滋味一言难尽。5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刘家村的项善荣画室内,慕名采访了这位油画家,亲身感受他的油画之情。

       结缘油画,一生“桃李满天下”

       项老告诉记者,小时候,只是喜欢画画,看着农家门前的挂屏,他就在作业本上“照葫芦画瓢”,乐在其中。因为爱好,中学时,他就专门到上饶师范求师拜艺,学习素描。而真正接触油画,却是1965年之后。

       1965年,项善荣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专业,那时,由于学陶瓷设计的需要,项善荣开始系统地接触了绘画艺术,而油画,以其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给了项善荣很强的震撼和吸引力,从此,他开始喜欢上了油画。当时,因宣传的需要,项善荣以大量的油画作品参加破四旧展览,获得了师生好评,从此,项善荣一发不可收拾。

        1970年,27岁的项善荣来到了鹰潭一中从事美术教育,与当时的马宏道(现任上海油画雕塑院专职画家)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油画创作之中。他至今都还很怀念当时的日子,那时省里经常搞展览,让他结识了一大批油画大师,这给他很大的影响,在鹰潭一中教学的30多年里,即使工作再忙,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兴趣所至,也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们。在鹰潭一中教学的30多年时间里,师从项善荣学习绘画的学生多达数千人,而今,这些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江西师大教授蔡鸣、山东大学威海分院教授詹保国、中山市的涂强和北京的周剑等一大批知名画家都曾师从项善荣。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项老一点也不过分。

         花甲之年,画室春秋激情迸发

         2004年,项善荣退休了,原想好好静下心来搞油画创作,然而因为工作的需要,项善荣继续在学校留了三年。

         到2007年,项善荣坚持要求退休,他说,油画是他一生的爱好,再不静下心创作,将会终身遗憾。虽然已经60多岁,但当他再次全身心地投身于油画创作时,仍然激情迸发。按照自己的思路,他带着他的油画,在全国转了一圈,先后拜访了有名的油画家高泉(原军事博物馆画家、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杨松林(山东艺术院院长、教授);2008年,中央美院教授金甲镇来到江西写生,项善荣全程陪同;2008年,清华美院教授王克举到武夷山采风,他也是乐此不疲来回奔波。他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与时俱进,创作更要与时俱进,时代的特点赋予了油画作品不同时代的灵魂。

         2007年,项善荣创办了自己的画室。项老的画室地处市郊的刘家村,是他自己另租的。

         这是一处清新秀雅的心仪处所。置身其中,相拥多彩、美丽的大自然,尽享沐浴在缕缕阳光下的惬意。室内环绕各类风格迥异的油画精品:那些娇艳绽放的暗香花朵、古镇边潺流悠过的竹筏小舟,还有身边形形色色千般姿态的小树儿……别有另番滋味儿。

项老说,选择一偏僻之地,是为能不受干扰静心创作。兴起之时,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他就能创作出一幅油画作品。

         意境之美,突破自我的新追求

         画的灵魂在大自然。项善荣深知其中之味。于是,走近大自然,是项善荣油画创作之源。每隔一两天,项善荣就要骑着他的车子,带上画板、画笔,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其中的乐趣也让他回味无穷。特别是当一幅好的作品展现在眼前的时,那种喜悦更是溢于言表……于是,《龙虎山风光》系列作品、《婺源风光》系列作品等纷至沓来……

         项善荣不是没有烦恼,他的烦恼还很大。他说:我最大的烦恼就是不能突破自我,这是一道很高的坎。

         项老说,作画40多年,创作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套式,看到一种美景,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就钻进了原有的模式,虽然观众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但自己对作品很难创作出新意,比如色彩、造型都要突破以前的框框,审美、内容、结构都应该有所创新。

油画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创作表现,油画创作是没有止境的。同样的一幅作品,每个人的眼光都不同,特别是油画,即使是经过多次的涂涂改改,仍然能发现蕴含自己思想之外的意境。项善荣说,一幅作品,每次欣赏都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拿起画笔,一改再改,最多的前后达十余次,而经过多少次改动之后,这个作品已经面目全非了。这就是油画创作的诱人之处,这就是油画作品的意境所在。

         欣赏项老的作品,抽象简单的线条、明亮的色彩、自然而然的创意,都会给参观者留下深深的记忆。这就是67岁的项善荣的新追求:胸有成竹,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