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

画幅油画 展示新街子之美

发布时间:2010-04-29 10:52:58  来源:互联网
         昨日的崇州市街子镇高墩旅游小村里,来了一位神采奕奕的男人,一件牛仔衬衫,外搭一件牛仔外套,配上休闲裤和运动鞋,不时举起挂在胸前的相机按下快门。这就是应村民蒋文联的邀请,到街子镇采风的著名画家何多苓。“太难以想象了!值得推介!”何多苓毫不吝惜对重建后的街子镇及高墩旅游小村的赞美。他表示,将以重建后的街子镇的意趣为主题,创作一幅油画,向世人展示街子的美。同时,他还将向全国艺术界的朋友推介重建后的街子古镇及高墩旅游小村,让更多的人走进街子,了解灾后重建的街子的故事。

  聊重建 “让老外都惊讶”

  “欢迎何老师到我们重建后的灾区来采风!”昨日上午,何多苓一步入蒋文联的“田园风味餐”小院,开朗的蒋文联就热情地招呼起何多苓来。泡上一杯清茶,晒着暖暖的太阳,蒋文联和何多苓摆起了重建的龙门阵。“我这个房子是统规自建的,建筑面积有250平方米左右!”蒋文联乐呵呵地说。已经抓拍了不少小村美景的何多苓忍不住再次表达了赞叹:“太难以想象了!受灾的农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环境这么优美,设施又这么完善,发展旅游产业这个想法也很好,这里离街子古镇很近,本身也是灾后重建中的一道风景。”

  听了何多苓的评价,蒋文联不禁有些“得意”地聊起了今年春节后的一次接待经历。那天,村里来了一群游客,其中还有外国人,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后,他们选择了蒋文联开的农家乐喝茶、就餐。落座后,一位外国游客边竖大拇指边向同行的中国伙伴说着什么。中国伙伴听完后笑了,他对蒋文联说,他们都是成都一所大学的老师,外国游客是英国人,这位英国朋友刚刚边竖大拇指边说的是“不可思议,没想到中国的农民能在这么大的地震后迅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成都,很棒!”“看嘛,我们的重建让老外都惊讶。”蒋文联不无自豪地说。

  聊变化 “我有作画的冲动”

  虽然还没完全建好,但已具雏形的新街子已经令何多苓屡屡举起相机定格。“街子古镇让我有作画的冲动。我要把这些景致拍下来,作为创作的素材。”何多苓说,在震前,他对街子古镇是非常熟悉的,那时他经常和家人、朋友到街子来放松心情、寻找灵感。但是重建后的街子令他“差点不认识了”,不仅面积扩大了一倍多,还显山亮水,可以直接到味江河畔拥山抱水。而且,通过御龙桥到河对岸,就是长达6.5公里的凤栖上朝拜登山漫游道的起点。“已经完全不是成都人印象中的那个街子了。”何多苓认为,崇州及街子很好地把握住了灾后重建的机遇,真正实现了“提升式重建”,“不仅会引起成都人来休闲度假的兴趣,而且对全国游客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了。这必将会为像蒋文联这样的当地普通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何多苓还表示,“到街子看了,让我对玉树的灾后重建也充满了信心。今后的玉树也会建得比震前更美。”

  ○记者手记

  蒋文联的自信

  和何多苓的惊叹

  “能有幸结识何老师,真是太好了。”见到何多苓,蒋文联热情地寒暄着。虽然是面对名人,但蒋文联大方有礼、不卑不亢,言谈和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自信 。这自信,源自新家园的拔地而起和新生活的悄然展开。地震,曾一度让蒋文联的“家”也成了危房,“业”不得不戛然而止(蒋文联在青城山开的农家乐在地震中被毁,详见本报昨日报道)。那时的蒋文联,脸上时常阴云密布。如今,住进新房、开起新的农家乐的蒋文联,见到人常常是笑眯眯的,阴霾已渐渐散去。

  身为著名画家的何多苓,时常在国内外“飞来飞去”,可谓见多识广。而灾后重建的街子镇和蒋文联的新生活仍然令何多苓动容。因为,重建不是简单地把倒掉的房屋修起来,而是建造出了更加科学美好的家园,创造出了愈发幸福和快乐的生活。人们的精神家园,也随之枝繁叶茂,鸟语花香。

  灾后重建,犹如一幅画卷,将被历史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