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by Thomas Houseago
在纽约这样一个两极分化的城市,商业化的切尔西艺术圈,学院派的上东区博物馆圈,与逐渐壮大的、更年轻的布鲁克林半地下艺术圈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观念和潮流的冲突也越来越强烈。
《无题》 by Piotr Uklanski
2010年的纽约,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无论是切尔西商业艺术区,还是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首的上东区博物馆圈,都不能再以对概念或价码的炒作为傲。低调开场的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甚至第一次没有采用任何主题,而直接把展览的名字取成“2010”。如果2010年的美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萧条。艺术投资的削减在金融危机两年之后,已经不再是一时的惊诧,而是2010年美国艺术界的现实。2009年的军械库交易会成交量仅仅是2008年的三分之二,今年的军械库交易会虽然略有反弹,然而艺术作品的单价与两年前相比仍可谓天上地下。今年的军械库交易会上,切尔西的几家“势力”画廊甚至全无踪影。艺术市场持续了近十年的泡沫在08年9月随着金融市场的泡沫一同粉碎。无数买家冲着百万美元起价的现当代艺术一奔而去的景象已经不再,剩下的是对现实平静的反思和重新的认识。而这自我反省的过程便是2010年的美国艺术。无论是艺术家、策展人还是画廊在今年的艺术周上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他们对最临近的现实的思考:未来不再是一条朝奢侈与繁华推进的大路,美国艺术与美国社会都需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 by Bruce High Quality Foundation
给艺术标价,人们就会买吗?
位于纽约西区、胡德森河码头上的军械库与去年相同,史上第二次把展馆分成了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部分,两者的专注点各是二十世纪艺术与二十一世纪艺术。在军械库当代展馆里数百家画廊展台上,油画、雕塑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仍然有一席之地,被认为是现代艺术最大流派的抽象表现主义油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数量上能超过任何其它流派。而安迪-沃霍尔——这次被认作现代艺术家——的美学与同馆的杰克森-波洛克或者毕加索比起来,显然与当代馆的大多数作品更为相近。
军械库艺博会:《身体》
事实上,把沃霍尔圈进现代艺术家阵营最简单的理由是价格炒作。当艺术市场低迷时,投机性的买家不再像往年一样热衷于投资在没有价值保证的当代艺术作品上,现代艺术,或者说,“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成了钻石产品。
近十年来艺术界对“当代性”自我理论化以及对艺术的概念化包装似乎要走到尽头。军械库大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坦白地把艺术当作奢侈品来市场化,用表面上的美感吸引顾客。交易会作为画廊销售之后的二级市场,作品深度的欠缺尤其明显。录像艺术、电影艺术、行为艺术、互动电子艺术等概念热潮在军械库里显得相对疲软。两位以行为和录像艺术著称的女性艺术家马林娜-阿布拉莫维奇和瓦内莎-比克劳夫特各自展示了从表演作品当中延伸出来的、便于买家收藏的摄影、道具和雕塑作品。然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概念炒作仍然使得如今的当代艺术显得在概念和形式上重复与雷同,盲目地服从于所谓的当代艺术美学趋势,仿佛没有贴上某种概念商标,便找不到市场的认可。
军械库艺博会:《动物》
军械库的观众个个发现自己被用霓虹灯字母排成的文字标语所包围。这个布鲁斯-奈曼在上世纪60年代首先尝试的艺术形式如今有着泛滥的趋势,而标语本身的意义却变得越来越空洞,且不谈霓虹灯本身是种二十世纪的象征。同样,真人大小的动物或者人物雕塑也是今年军械库大热的艺术形式。无论朝哪个方向走几步,你都能看到又一只大型的粉色兔子,或者几近逼真的裸体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