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展览由广州日报等单位主办 去年曾在英国成功展出 亚运前拟在北京等地巡展
本报香港3月6日电 (特派记者彭广京、周宇华)去年在英国伦敦成功展出,并引起轰动的“百年广州——冯少协油画展”今天亮相香港大会堂,开始为期一周的香港之旅。本次展览由广州日报社联手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
展览于今天下午4时在位于中环的香港大会堂展览厅正式开幕,包括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吴志华博士在内的香港各界嘉宾出席开幕仪式。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有庆先生特地送来花篮表示祝贺。“《广州日报》一向重视文化报道,一向重视香港地区的新闻报道。”在开幕仪式上,本报负责人介绍说:“同时,《广州日报》不遗余力宣传广州、宣传广州亚运会,将此视为己任。这次,在香港举行‘百年广州’油画展,正是这三者的最好结合,体现了《广州日报》的优势和特点。”
画展受到香港文化界好评
吴志华博士则代表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感谢广州日报社为香港市民带来如此精彩的艺术展览,“在香港,像这样以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多,系列作品更是十分少有,‘百年广州’油画展能在香港展出十分难得。”历史学专业的吴博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从历史资料和档案来看,香港和广州渊源深厚,历来就一直是岭南地区的两个最重要的城市,而到了近代,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冯少协画家的这批作品用艺术的表达,让我们有机会重温这段重要的历史。‘百年广州’是冯少协画家艺术创新、个人感情与广州历史的完美结合,希望冯少协画家有更多更好的创作,也希望香港与广州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更加蓬勃。”
展现广州200年城市景象
本次展览共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中国著名油画家冯少协先生创作的系列油画26幅,展现了最早从1795年至今逾200年的广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景象。该批画作去年11月广州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艺术博物馆展出时就引起轰动,数千名英国观众前往参观,他们纷纷留言表示通过“百年广州”系列油画加深了对广州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希望能有机会到广州参观访问,并观看2010年亚运会。
今天开幕的香港展是主办单位计划中的第二站展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日报社长戴玉庆,广州日报总编辑李婉芬等参加了开幕式。此后,“百年广州”油画展还将在北京、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免费公益巡展,并在2010年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之时达到最高潮。
新闻故事
布展时充分利用光线效果
油画中景致和人物呼之欲出
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展出,是因为“广州与香港同声同气,根脉相连”。在开幕仪式上,油画家冯少协表示:“我相信,文化同宗,历史同源的亲近性,会让香港的观众对我的这批‘百年广州’画作产生更丰富的反响和更强烈的共鸣。”
为了让香港的观众更好地欣赏作品,冯少协在展览效果上费尽心思。布展时,冯少协在调整好每一幅油画的位置和高度之后,又一幅一幅地指挥工作人员调整射光的角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正是在他这种严谨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之下,“百年广州”的所有作品更显精彩,油画中的景致和人物呼之欲出。对此,冯少协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这是我在英国展览期间‘偷师’学到的一个绝招,那次我去参观英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展览厅,他们就充分利用光线的效果,那种氛围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
“现学现用”的冯少协得到了不少香港观众的认可,前来参观的夏先生就向记者表示,他经常来香港大会堂展览厅观看各种艺术展览,但如此巧妙的光线效果并不多见。
画展渊源
“古穗倩影”老照片展
带出“百年广州”油画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广州日报》获悉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数百幅1860年至20世纪初的穗港澳老照片,均出自当时生活在本地的中外摄影师之手,大部分尚未在中国国内公开展览过。《广州日报》遂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多番联系,最终促成合作,让这批极其珍贵的百年影像重归故里,一展芳华。同时,《广州日报》出资向社会广泛征集广东老照片,结果从中又发掘了一批散落于民间的极其珍贵的老照片。报社把这些照片精心整理,以“古穗倩影暨粤港澳百年老照片展”命名,分别在广州及珠三角多个城市巡展。
“古穗倩影”照片展所到之处,人潮涌动。让百万市民分享了这一溢满历史醇香和寻根情怀的视觉盛宴。油画家冯少协先生参观展览后,更是激情难抑,决定要以广州老照片为基本素材,创作一批油画作品,献给广州这座美丽的不老城,献给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并与广州日报合作,于是才有了相继在伦敦和香港成功展出的“百年广州”油画展。
专家点评
“26个画面就是中国近、当代史的26个流动的节点,这些节点背后的故事就构成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历史想象。我认为这就是《百年广州》最突出的特点:没有声嘶力竭的吆喝,艺术家以不动声色的方式重构了属于他的历史、表达了他的诉求;而观者也得以在轻松、平和的状态下体会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悟。”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吴长江
“冯少协的《百年广州》系列油画作品,既是历史题材的纪实创作,是对往日广州的寻找和想象,也是现实景观的艺术呈现,是对沧海桑田巨变的省察和思辨。这是他以艺术方式表达的,对广州一种跨时空的认知和体悟,是其思想和情感的个性化和艺术化呈现。”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梁江
“广州本身充满魅力,广州的‘生猛’、‘趣怪’还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丰富性。我在广州生活了五十年,还觉得她是个谜。现在,冯少协通过《百年广州》重新唤起人们对广州的回忆与思考,很好!”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美协原主席 林墉
“广东是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活跃地,从人文地理方位看,它的文化开放伴随着文化的自觉。少协的油画从深度上恰恰表现了这一点,这是具有当代艺术价值的成功探索与实践。”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
“冯少协并不满足于一种简单的再现,他不断地试验一些新的效果,以期在作品中体现历史与现实的两个维度,从而确立一种与广州历史丝丝入扣的语言。冯少协在作品中追求一种中国气派的意图,他不希望他的油画完全是西化的,同时,他又意识到,简单的民族化只能减弱作品的力度。他一直徘徊在这两者之间,努力寻找趣味与效果上的真正平衡。”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杨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