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记》:
五色描绘上海世博
谈到《上海印记》时,巫永坚这样阐释他的创意:“这座城市的面貌一直在变,建设速度太让人惊讶,各国企业都来这儿发展,全世界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投入了心力,百川汇入大海。这就是上海给我的印象。”
《上海印记》18幅油画作品展现了上海的新26景。画面呈现的正是探讨中国城市文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他运用最初原创海宝时所选取的黄、橙、红、绿、蓝五种颜色,梦幻般地记录下了上海借世博会的良机,完成了这次华丽的转身。
在巫永坚的创作接近尾声之际,2009年的春天,中国政府正式确定,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随后上海市政府宣布,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并计划投100亿元重点发展九大高新产业,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
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这是一次加速度的飞跃,上海再次让世界瞩目。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巫永坚笔下的《印记》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上海——在拥有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磁悬浮列车之后,又逆势奋进,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更宏大的目标:2020年成为纽约、伦敦这样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
学伦勃朗,画出上海的黄金时代
仅仅在30年前,中国和马拉维一样贫穷。今天的马拉维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世界商业文明中,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接下来的历史命题是,中华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又将怎样传承、融合和创新?
世界知道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很古老,这个信息并没有帮助世人增进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世界渴望了解的是,这个正在向海洋文明跃进的国家品牌的另一面:开放、包容、创新、活力,高新产业,国家战略,还有崭新的梦想。
巫永坚笔下的《上海印记》,必将向前来参展2010世博会的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展现上海的新品牌形象、中国的新品牌形象。正如之前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伦勃朗与黄金时代”,伦勃朗所处的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连空气中都充满着自由、冒险与创新的味道,17世纪是整个欧洲的黄金时代。如今,巫永坚正是站在这样的一个黄金时代,描绘正向海洋文明跃进的上海,勾勒正向蓝色文明前进的中国。
中国能否依托农耕文明的精髓,引领出一种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明,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一次全新变革?画家和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