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会址》(杨尧)
《秋收起义会师操场》(杨尧)
本报讯(记者亦凡)“伟人足迹油画写生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次展出的纪实性油画写生作品10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作者及在京的著名艺术家、文化学者、美术理论家等百余人在美术馆进行了现场学术研讨会。虎年春节,记者采访了应邀参加这次纪实性油画写生创作历程的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杨尧。
26位艺术家踏着伟人足迹写生
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开国元勋、一代伟人而举行的美术大行动。自2008年底始,来自全国各地的曹新林、杨尧、戴士和等26位艺术家开展了历时半年的“伟人足迹油画写生活动”,足迹遍布遵义、重庆、延安、米脂、西柏坡、瑞金、井冈山、文家市、上海、韶山、淮安、仪陇、宁乡等地,主要围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生活和战斗的经历,进行现场写生。这是首次大规模的主题性写生创作活动,也是对静物、风景画创作视角的一次拓展,对于静物、风景画创作承载历史性主题、完成主题性创作是一次很好的突破。
在活动期间,艺术家走访了当地的许多党史专家,创作了近200幅作品。在“当代风景静物写生创作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艺术家共同对这种创新的历史题材主题性创作活动进行了探讨。
写意油画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尧对记者说,这次活动的现场性和写生的写意性很有特色。油画写生在西方日渐式微,中国人却将油画写生转换成了油画写意,赋予了新的生命,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写意油画不但可以表现风景、静物,同样可以表现重大题材,它是此次展览的特点,也是此次活动的一个创举。
在研讨会上,杨尧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油画发展非常迅速,这30年几乎把西方所有的形式都翻了一遍。现在要形成中国自己的油画,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这批油画在创作时,大家首先明确一定要高质量。创作中还明确提出写意油画这个概念,这种意象的东西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我觉得这是油画向深度发展的一个层面。同时我们也提出来要做有讲究的艺术,一定要有在艺术上能够经得起玩味的地方。此外,创作过程是精神层面的一次升华。精神层面的深化不是空泛的,而是有很深厚的底蕴以及对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工作深入的了解,才能产生精神层面上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