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 抽象 | 植物 | 花卉 | 动物 | 人物 | 风景 | 天空
关键字:
购物车商品(0)
  
名画欣赏
装饰画油画-向日葵
装饰画国画-小桥流水
装饰画油画-昙花一现
装饰画油画-万紫千红
装饰画推荐

迈克·魁恩谈艺术和人生

发布时间:2009-06-23 11:58:36  来源:互联网

人们说,丹麦最牛的艺术家叫迈克·魁恩,他是丹麦的“国宝”,我们觉得有点抽象。当迈克·魁恩带着他的首次中国个展来到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时,光头、高个、笑起来嘴角弯到最大弧度,我们觉得他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快乐人儿。

他的画里都是怪诞的人体,魁恩说这是无意为之,观众却有强烈的感受。且坐下来,喝杯茶,听快乐的魁恩侃他自己的故事。

迈克·魁恩

丹麦乃至欧洲最活跃的当代艺术家之一,1955年生于丹麦贺森斯,1985年毕业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此后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哥本哈根。几十年来,他的艺术成就在欧洲乃至世界得到广泛承认,他的作品在丹麦被作为“国宝”珍藏。

生活总有隐藏的一面

当代艺术、中国水墨、电影、音乐,这些魁恩都有所涉猎。他在1986年曾跟人合拍的电影《米粥》,到现在仍是丹麦电影史上的轰动新闻事件。当时的魁恩刚从艺术院校毕业,总想着要去尝试新领域的探索。

一次,他从报纸上读到一则关于母亲杀死女儿的新闻报道。魁恩觉得这个事件很奇怪,特别想去探究其中的原因,于是他创作了一幅画叫《厨房场景》。画中烦躁的母亲在一阵绝望中忘记了脏盘子、流着的水和未倒的垃圾袋,疯狂中她紧扼住自己的女儿。后面的窗帘两边站着一个善良的浅黄色小天使和一个绿色的恶魔。在这幅画诞生的时候,魁恩似乎探究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看到这幅画时,你会觉得很震惊,受害者女儿并不是唯一值得同情的人,其实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包括这位母亲。所以,对所有的事情而言,美和丑都没有绝对的定论。”魁恩说。

而这幅《厨房场景》的画也激发起了魁恩拍电影的兴趣。他与德国雕塑家克里斯蒂安·莱门兹一起,根据《厨房场景》拍摄出了一部只有10分钟的艺术电影《米 粥》,而剧情正是设想了这起谋杀案的前因后果。谈到这部电影处女作,魁恩的表情显得很兴奋。然而,丹麦的电影公司却一直认为这是部恐怖片,没有表现爱和温 情,所以《米粥》未能公映。

尽管如此,魁恩仍旧坚持着自己的初衷:生活总有隐藏的一面,并非都成功和美好,也该认识到它的不堪。但是,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执着的精神而变得美好。魁恩说,这部曾经遭到质疑的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丹麦电影学院的教材。

艺术是从心底流出来的

“太可怕了!”这声惊呼是每位女性观众看到魁恩画作时的第一反应。他的画里几乎都是丑陋而怪诞的人体:或是男女同体人,肌肉松弛,有着下垂的乳房和大肚子,或具有可怕的眼神,特别凸出的手和脚。

为什么要画这些?面对几乎所有人的疑问,魁恩说:“这些或许不是真正的身体,只是我对身体的感觉和情绪。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跟画布对话,集中全部精 力工作,而作品则是交流的产物。最后画出来以后,我也会惊奇:怎么画成了这个样子。”魁恩说。“艺术是从心底自然流出来的过程。”魁恩很诗意地说,“艺术 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提供一个空间,一个尽可能开放的空间,让观众进入。”

欣赏画作的过程其实是个自我关照的过程。魁恩把他的作品分成 三类:净化、渗透和病理。看起来就像是个艺术疗伤法,而他更像是个心理学家或是哲学家。“我的画是想象性的悲剧,或许能训练观众去应对面对悲剧的心理。” 他还有一类画是风景画,总是那种没有人和景物的萧瑟场景。“当你进入空无一人的风景时,有些人会很新奇,有些人会疯掉。我是想不断地打破一种界限,创造出 很多可能性。”当我们问及他是否会是那个感到新奇的人时,魁恩还是一副幽默到底的表情。“我想我不是个勇敢的人,有时我回过头来看自己的画,都会感到有点 恐怖。艺术最好的价值在于它是假的,可以去尝试,去体验,去训练,通过想象的东西去实现。” 

从穷困绝望到“大红大紫”

有人说,艺术家是最富戏剧性的职业。对魁恩而言,他就有从穷困潦倒到“大红大紫”的经历。“我前几天跟儿子去迪斯高玩,一进去我就一直在为艺术爱好者签名。儿子在一旁笑着说:‘看,幸好有我这个保镖吧!’”魁恩说。

然而,这个被称为“丹麦国宝”的艺术家也曾有过长达6年的低落时期。

“哈哈,是的,那段时间最难的就是生计问题。我的画在当时卖得很便宜,艺术没法养活我,我只能去做各种兼职。”当时,魁恩做得最多的兼职就是在电影电视里跑龙套。此外,他还给电影做美术师。

对艺术的坚持并没有因为为生计奔波而放弃。尽管觉得处境尴尬,但是魁恩还是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当时,有些策展人看中他,帮他做小型的展览,但只是地下小众 展览的状态。乐观的魁恩永远对生活抱着希望,生活的重负从来不写在他的脸上,只是渗透到他的作品中。在此次展览中有两幅画是魁恩1991年创作的,名为 《自然的赐予》和《上帝的策略》。说到这幅画的时候,乐观的他眼里才流露出一丝忧伤。

当时创作这两幅画时,是他人生最穷困和无望的时 候。“当时,我的父亲刚去世,我的儿子才只有一岁,画里有着我当时所有的人生感受,这是献给我儿子的作品。”然而,令他万没想到的是,这两幅作品却成为了 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当时,与魁恩相熟的策展人邀请他到丹麦一个很大的美术馆做展览。他所参展的四幅画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一时间魁恩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艺术 家。其中的两幅作品还入藏丹麦国家博物馆,成了不允许出国的国宝级藏品。

20多年过去了,看过魁恩画作的孩子们都已长大。“他们都能理解我的作品。从不接受到接受的确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魁恩说。

都来分享艺术的秘密

他在丹麦的家里全是中国的漆木家具,中国茶是他最爱的饮料,魁恩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迷。这次展览他精心策划了两年时间,也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办展。

魁恩喜欢中国画,也曾尝试过创作实验水墨画。“我曾经以为中国水墨画是个很古怪而充满幻想的东西。到中国后,看到很多中国山水画,我觉得它其实很写实。如 果没有看过中国山水画,就不会领会其中的诗意。”他在中国山水画和自己的画作中似乎找到了共通:We see we not see(看这幅画可以感受到没有看到的东西)。

在中国的首展中,魁恩主动提出要跟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魁恩注意到有很多 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欧洲办画展,他认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很好,给他很多启发。“也许艺术是个秘密的东西,但是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家都可以共同分享这个秘密,互 相都会有影响。全世界艺术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发声,不同的声音都是很好的。很多人都只顾去看,没有认真去想。实际上,去接受别人的存在,最终才能接受你自己。”